会议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会议资讯 › 《我与汉语拼音》征文...
《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

发布: 2015-12-01 11:37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1295次

一次全民参与的纪念活动

——《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综述

2008年是《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总结、宣传、展示50年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推动汉语拼音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了《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征文活动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承办。

从2008年4月中旬起至7月底截稿,全国各地来稿十分踊跃,最后截稿时的应征文章多达18934份(超过1000份来稿的有9个省市),成为一次全国范围广泛参与的纪念活动。应征文章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稿人员以各级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最多,一些省市语委办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除学校师生外,作者还有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干部、工人、农民、警察,以及退休的老教师、老教授、老语言文字工作者等。踊跃投稿的包括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仡佬族、苗族、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作者。作者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年龄最大的81岁。

全部来稿经评选,产生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100篇,鼓励奖200篇。并对大力组织投稿的46个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来稿普遍以生动事例盛赞《汉语拼音方案》社会应用的巨大成就:

1. 汉语拼音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方言区人纠正方音,学习普通话,特别是教师,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方面得到汉语拼音的帮助。

2. 汉语拼音在注音识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拐棍作用,特别是帮助小学低年级儿童能够提前读写,有的文章还回顾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带给自己的收获。

3. 学习汉语拼音提升了人的素质,例如有的因汉语拼音熟练而找到了理想工作,有的因学习汉语拼音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有的因共同学习汉语拼音而喜结良缘,有的因通过汉语拼音学会了普通话而改善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

4. 大量应征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夸赞汉语拼音在信息时代的强大功能,在电脑和手机的汉字输入方面,汉语拼音给汉字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拼音输入法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有的老人学会汉语拼音而迈进了信息时代。

5. 一些老语言文字工作者深情地回忆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亲身经历,回忆老一辈革命家对他们的谆谆教导和老一辈语言学家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为自己在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做出的贡献感到欣慰和骄傲。

6. 大量小学教师的应征文章仔细地汇报了教学汉语拼音的心得体会,特别是针对方言区的实际钻研出的宝贵教学经验。

7. 不少文章内容讲到教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汉语拼音的独特作用,汉语拼音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

340篇获奖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有的文笔优美,抒情性很强。作者们对汉语拼音怀有深厚感情,称汉语拼音是贴身工具,是终生伴侣。

本次征文反映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有:

1. 应征文章全部是直接投稿,因未经区县和省市初选,大部分作品质量不高,特别是学校组织的小学生应征稿,篇幅过短,内容浅显、一般,错别字和病句常见。

2. 不少作品内容空泛,缺乏新意。尤其反映出广大汉语拼音师资的理论水平较差,对于《汉语拼音方案》的了解并不比学生应该了解的更多,因此出现常识性错误(例如以为汉语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是不同的两套字母,不知道声母和辅音的关系,不知道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音和呼读音的差别,不了解浊音与清音的区别等)。

3. 对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缺乏了解,个别文章仍对“修改《方案》”有兴趣,提出所谓“修改意见”。

4. 缺乏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对汉语拼音有不恰当的评价(如说“汉语拼音是汉语的基础”“没有汉语拼音就没有我们的母语”等)。

5. 不少作品内容缺乏生活气息,有的脱离“我与汉语拼音”的主题,只谈汉语拼音而没有“我”,有的只有客观议论没有自己的体验,有的只说普通话却没提汉语拼音等。

6. 一些作者的作品显然是从网上抄袭的,成段的同样语句或事例出现在不同省份的不少来稿中。

本次征文是对50年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投稿踊跃,反映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于汉语拼音的推行和应用抱有高涨热情。应征稿件内容丰富多彩,反映出汉语拼音已经在全国深入人心,成为促进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之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质量,关键在于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音学理论修养,并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的社会应用,在推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方面要加大力度。总之,对50年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可以做出“成绩显著,仍需加强”的评价。

(学会秘书处  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