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告 › 和高中生谈谈语文工具...
和高中生谈谈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钮 葆(一)

发布: 2015-12-01 14:51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1124次

人们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经常会遇到疑难问题,需要求助于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早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一条重要途径。什么是工具书?它是指:按照一定的排检次序把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用的书籍。由于语文生活十分宽广,所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语文工具书的范畴就相当广博,既包括诸多字典、词典,又包括诸多手册、年鉴、书目、索引、图录、表谱以至百科全书等。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同其他文献资料一样,工具书也不再仅仅是纸介质的,而是出现了软盘、光盘、电脑数据库、网络版本等多种载体。

根据1999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要“能够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我们理解,这些要求是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的要求相衔接,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培养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培养语文工具书使用能力。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篇《高中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希望能够达到三个目的:(1)启发同学们更加重视工具书的使用和收藏,养成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习惯;(2)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工具书的常识,使同学们拓宽一些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视野;(3)有助于同学们尽快掌握高中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为了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本文准备谈三个问题:(一)工具书的基本用途;(二)几类比较常用的语文工具书:(三)使用和收藏工具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工具书的基本用途

说到工具书的用途,人们常常喜欢引用《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它的重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的确如此:从字面意思讲,工匠要想做好工,就需要事先把工具准备好。往更深一层看,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恰恰是类人猿进化成人的绝对条件——洪水猛兽一次次地惩罚着我们的祖先,使他们逐步地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陋的工具。再看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情况,就会发现:对于有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来说,如果他乐于且善于使用工具书,那他就比较容易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比较容易在专业上取得进步。这是因为:人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实践;各种书籍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人不可能种种尽阅、本本皆览。“一人之知识有限,天下之义理无穷”([明]顾炎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人们如果不借助工具书,确如“孤舟游海,弱习凭天”([唐]颜师古)。而工具书的科学使用则恰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人们的知识欠缺,它的用途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解疑助读;提供资料;校勘、辑佚。第三个方面专业性较强,这里从略不讲,只向同学们介绍前两个方面。

(一)解疑助读(案头顾问)

在语文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语,或不理解的典故以至其他各种疑难。这时,工具书就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帮助我们在字、词、典故、人名、地名、出处等方面解决疑难,扫除障碍。

比如,阅读《红楼梦》。第五回应当说是一把“钥匙”,其中十二支曲更显得重要一些。请看第一支曲[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支曲比较浅显,但对于同学们来说,引文中画了横线和方框的三处恐怕还是不大容易凭直觉说出准确含义,需要用工具书帮助解疑。【鸿蒙】《红楼梦》的语言介乎于文言和古代白话之间,所以先查《辞海》,找到对“鸿蒙”的解释,但读后可能感到解释得还不够通俗。再查《现代汉语词典》,便找到了符合我们认知水平的解释: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愚衷】查《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找到这个词。查《辞海》,只有“愚忠”。怎么办呢?可以查构成“愚衷”这个词的两个字“愚”和“衷”。经查《辞海》,得知“愚”在这里应解释为“愚笨”,“衷”在这里应解释为“真诚”。【悲金悼玉】凭直觉大概会认为它是成语,但查了多部成语词典都没有见到“悲金悼玉”。这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它到底是不是成语呢?什么是成语呢?经查阅几本语词词典得知,成语一般都有出典,一般都有确定的转义。“悲金悼玉”可能在《红楼梦》中的这支曲子之前没有形成典故,还没有进入成语范围,所以不用在成语词典中查找。但根据全曲内容来看,“金”和“玉”在这里显然不是通常所指的黄金和玉石,它们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尽管所收是现代汉语用字,但它对每个字的字义(单音节词的词义或语素义以及连绵词的词义)按照引申脉络进行了排列,义项收集较全较准,我们可以使用这部字典查考到“金”和“玉”在“悲金悼玉”中的确切含义:金,珍贵;玉,洁白美好。

又如,老师对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可能引用过古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并说这句话出自《论语》。《论语》共20篇,内容较多,我们要弄清这句话的详细出处,若不借助工具书而去诸篇诸段查阅《论语》,那就太费时间了。叶绍钧(叶圣陶)老先生编撰的《十三经索引》是一部专门查检古籍出处的工具书,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查出《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诗经》《尚书》《易经》《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13部著作中每一句话的出处。像“富与贵……”,查“富”字(12画),从“富”字头往下数,就能找到这句话,并标注着“论语·里仁·五”,即《论语·里仁》第五章。

再如,读小说《围城》,钱钟书先生在《重印前记》里说:“《序》里删去一节,这一节原是郑西谛先生要我添进去的。”谁是郑西谛呢?一般地说,人名可在《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辞书中查找。但《辞源》收词截至鸦片战争,《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词截至清末,而“郑西谛”从文中看应是与钱钟书先生同时代的人,所以不能使用这两部。《辞海》《汉语大词典》收集的人名一直延续到现代,可从中也查不到“郑西谛”。这时,我们应该想到它可能是字、号、笔名等,而《古今人物别名索引》收录古今人名4万多(今人收至1936年),我们在这部工具书中即可查到:郑西谛即郑振铎,郑振铎的笔名是西谛。由此可知,从字、号、别名、笔名等查人物,应该使用《室名别号索引》《古今人物别名索引》等。另外,《中国人名大辞典》所附的《异名表》也可使用。

从上述可知,工具书是我们的案头顾问,我们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不了解的典故、不知道的人名或地名等,可以从工具书中找到答案。当然,前提是工具书要用得合适。

(二)提供资料(书海罗盘)

解疑助读是工具书最基本的用途,它的另一个用途、甚至更重要的用途是:提供资料。像书目提要、书目索引、年鉴、图录、表谱、百科全书等,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资料或搜集资料的线索。

比如,2000年11月份我们国家进行建国以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如果我们要了解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人口、户数状况,我国历史上进行过人口普查工作没有,那就一定要借助工具书。有一部工具书叫《文献通考》,共24考,其中有一“考”就是考订户口。这部工具书最初由宋元交际时的学者马端临编撰,编至宋代,后来明清和民国年间不断补编,使历史资料一直延续到清末。通过查阅这部工具书,我们得知:我国自汉代到清朝初期,人口大体上在五六千万之间浮动。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数字未必十分准确,但也反映了人口增长的缓慢。到清朝实行“地丁合一”政策以后,人口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为一亿七千万,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为三亿六千万,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为四亿一千万,已经接近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规模。通过查考,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人口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当前人口负担过重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又如,语文老师可能告诉过我们,“鲁迅”仅仅是周树人先生经常使用过的笔名,“戛剑生”“索子”“余铭”“黄棘”等都是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笔名,共130多个(一说156个)。鲁迅先生所用笔名的准确数字究竟是多少?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笔名?这同先生的思想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否有一定的关系?要想搞清这些问题,必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鲁迅名号笔名年里录》《鲁迅笔名研究索引》《鲁迅笔名索解》《鲁迅笔名印谱》等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其中《鲁迅名号笔名年里录》所附的《鲁迅谈笔名》更使我们知道,先生曾明确说过:笔名的换用反映了“其文章的策略和用意”,使我们清楚地洞见了先生思想发展的轨迹和斗争艺术。

再如,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大的战略措施,《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对此再次予以强调。但是,作为区域划分的“镇”,几千年来的演变是非常复杂的。查阅几种版本的《中国民政词典》,可以使我们知道:从作为军镇、藩镇的“镇”演变成作为工商业基地的“镇”,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始兴于宋代;清代至民国,集镇经济前期发展显著,后期畸形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城镇发展较快,“文革"中小城镇建设受到极大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如果再查阅《中国国情大辞典》《中国改革大辞典》,特别是近些年来的《中国年鉴》,更能获悉不少确切数据:从建国初期到1979年,我国的建制镇一直在2,000个左右徘徊,至1984年则发展到5,698个,至1989年底为11,873个,至1998年底为19,216个。

通过以上几例,同学们大概会感到:工具书不仅是“案头顾问”,可以解疑助读,而且还像“罗盘”一样在图书文献的海洋中为我们提供搜集资料的线索,甚至直接提供大量资料。那么,该怎样使用工具书呢?也就是遇到各种问题该分别查阅哪些工具书呢?

二、几类比较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在具体介绍常用工具书之前,先向同学们提两点建议:第一,阅读并收藏一两本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工具书的工具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文史工具书手册》,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比较适用。全书共分“怎样查古代汉语语词"“怎样查学科名词”“怎样查报刊及报刊资料”等53个问题,逐一进行讲解并举例介绍相应的工具书版本,很是实用。第二,阅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并记住梗概,这本《分类法》本身就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书,它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查阅各种图书——无论是纸介质的,还是电子介质的。

这里准备简介六类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一)语词词典(含字典)和专科词典

应当说,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工具书,习惯上统称为辞书。

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以至《汉语大词典》等,都属于语词词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通用语词(包括文字)方面的疑难。其中,“规范”系列的字典、词典,以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为最主要的编撰原则。这些工具书,按照《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设列部首;按照《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确定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按照《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印刷通用字形表》等确定用字并对字形予以规范;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对所收字头和词语进行规范的拼写标注;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数字;所收入的词语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通用词语。所以,在汉语语词(含文字)方面解决疑难问题,建议重点使用这“规范”系列的词书。近些年的电子产品中也已经有了一些语词词典,如《新华字典》已可在网上全文检索,《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已制成光盘,雅虎中文网站上的《学生常用成语词典》、机读版磁盘《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等也己相继问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是需要分作许多专科门类的,于是就有了专科词典。专科词典是汇集和解释专科词语的词典。专科词典既有单语的,又有双语或多语的。比如,我们要查某个地名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用《中国地名大辞典》《世界地名词典》;查我国近代史上某个事件或某个条约,可以使用《中国近代史词典》;查某个汉字的古代义项,可以使用《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等。目前流行的网络词语表中不少都属于专科词典,像上海朗道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朗道词典系列产品”中多数都是专科词典。

有一个问题应该注意——不少词语功能较多,既在专科词典中收录,也在语词词典中收录,两类词典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差别很大。比如“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圆周所围成的平面;②圆周的简称;③像球的形状。各种数学词典(如《数学小词典》)对“圆”所下的定义是:“平面内和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或“平面内和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前一类是对事物直观而简单的描述,后一类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定义(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两类各有各的使用范围,不可替代,不可偏废。

(二)索引类工具书

索引,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中的具体内容——如字、词、语句、人名、地名、主题等摘录下来,分条标注出处页码,并按一定次序编排,提供人们检索查阅的工具书,又称“通检”“备检”“引得(index)”。索引类工具书的主要功用是能够迅速查到出处、掌握获取资料的线索,因此也是同学们应该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书。像前面提到的《十三经索引》,像《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索引》等,都属于索引类工具书。新中国成立以后,凡是再版比较大型的古典文献或古代工具书,如《尚书》《论衡》《十通》(含前面提到的《文献通考》)等,一般都附录了新的索引,用起来很方便。

以上所举纸介质的索引类工具书,近些年多已复制了电子版本,为人们速查找到资料出处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三)图录和表谱类工具书

先说图录。图录是着重反映各种事物、人物的空间概念和形象的特殊工书,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鉴等。我国在2500多年前就出现了地图,那是铸在钟鼎上的简图,名为《山海图》。但是,现代意义的地图,必须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尺绘制而成的(近年又出现了数字化地图),按照一定规则显示地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而不是我国古代把山脉画成笔架( )的那种地图。我国最早的现代地图是丁文江、曾世英、翁文灏三人于1934年合作绘制,由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国分省新图》和《中华民国新地图》。

至于历史、文物、人物的图录,是用图像表现事物、文物或人物形象的工具书。它们与文字资料相互印证,可以帮助人们增加形象认识,如《中国历史参考图录》《九·一八事件参考图录》《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等。

图录的造价一般较高,同学们未必都要个人收藏,但在阅读重要文史资料的时候,如有条件应借阅相关图录,以便加强印象,增强理解。而地图,则确实应该自备一两本,养成边读书边查阅地图的良好习惯。比如,我们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八句诗中就出现了六个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如果对照《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和《中国地名大辞典》,把这些地名的方位和称谓演变等搞得清清楚楚,如此日积月累,那是很有意义的。

再说表谱。表谱是着重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辅助性历史科学的工具书。它采用图表、谱系形式编成,眉目清楚,信息量密集,只用极少的文字就能反映复杂的事物。表谱通常用来查考历史年月日、历史事件和人物资料、地理资料等。司马迁的《史记》中编制了《十二诸侯表》《秦汉之际月表》等十表,开创了表谱的体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后世又编制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表谱,主要有纪年表、大事记表、历史和专门性表谱。对以下六种表谱,建议同学们从现在起就注意使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近代史事记》《中国现代革命史大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世界历史大事记》《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我国电子产品中,图录已经问世,比如1997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就推出光盘《中国地图集》;但表谱尚未见到。

(四)年鉴和手册类工具书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我们说过,工具书的基本用途是解疑助读和提供资料。前面三类工具书的功能,应当说是以解疑助读为主;第四、五两类即年鉴和手册类工具书、书目性工具书的功能,是以提供资料或查找资料的线索为主;百科全书工具书的功能是综合性的。

先说年鉴。年鉴是一种按年度出版的信息密集型连续出版物,是供查找一年之内国内外或当地的大事、各国概况以及某方面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年鉴可以是比较全面的,如《中国百科年鉴》,也可以是某个领域(行业、专业、学科等)的,如《中国教育年鉴》:可以是国际性、全国性的,如《世界知识年鉴》《中国年鉴》,也可以是地方性的,如《北京年鉴》。年鉴所收载的资料一般以当年为限,这就弥补了百科全书不能及时收载资料的不足,可以视作百科全书的补编。比如《中国百科年鉴》就可视作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补充。

浏览综合性的年鉴,可以使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当然有用。同学们每年应该安排一些时间(不必很多),集中浏览一下《中国年鉴》,这样坚持数年,收益会是很大的。查阅专门性年鉴,针对性更强,作用更显得直接。如查阅《中国出版年鉴》,可以使我们尽快了解到一年之内的出版信息,为购书、借书和制订读书计划提供依据;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用的数据。只是,年鉴类的工具书篇幅一般都较大,又往往包括许多图表,价格相对昂贵,而目前还没有见到这类工具书的电子产品,所以同学们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查阅年鉴。

再说手册。手册是根据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按专题汇编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基本知识、重要公式、重要数据,放在手头随时备查的工具书。手册一般都是专门性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最新社会科学知识手册》《青年知识手册》等。有些“汇编”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手册性质,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全文检索光盘》和光盘《中国法规大全》即是如此。这两部电子手册为我们学习和运用法律、进行法律咨询提供了方便。

(五)书目性工具书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它著录一批相关的图书,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是一种登记和介绍图书的工具书。人们借助书目性工具书,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并掌握大量的文献资料。

东汉班固编纂的《汉书·艺文志》开创了官修史志书目的先例,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古典目录性工具书之大成,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注:《四库全书》本身则属于超大型丛书。而丛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工具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书目性工具书的建设成绩较显著,像《全国总书目》《八十年来史学书目》《报刊所载毛泽东同志言论、著作、文电编目》《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等都是很有用的书目性工具书。

90年代以来,书目性工具书的电子产品发展很快。《中国国家书目机读目录数据库》于1991年便以软盘形式推出,1995年又推出光盘。这是我国公开出版的最早的机读版工具书,比印刷版《中国国家书目》提早两年推出,为人们共享书目资源、快速全面了解出版信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网络版的《全国新书目》于1995年推出,是我国第一部网络版书目。有条件的话,同学们可以经常在网上查询浏览一下书目性工具书,这将有助于大家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六)百科全书类工具书

18世纪法国狄德罗等编纂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开现代百科全书之先河。此后各国相继编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对过去积累的全部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加以总结和概括,按照事物的名称、依照词典的形式进行编排,对每一条词目都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新的研究成果予以介绍的大型综合工具书。它以汇编各种学科或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为基础,以知识的学科类属为分类体系,并具有完备的检索方法。它兼有各种工具书的特点,人们称百科全书为“工具书之王”“没有围墙的大学”“平面的图书馆”。它既是查找学科名词术语、人名、地名、事件及有关参考资料的工具,同时也是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专门用书。

百科全书部头大,收录范围广,科学性强,对各项质量标准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尺度之一。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百科全书是:《大英百科全书》、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德国《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苏联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3年出齐,1994年又出了光盘版(共24张);而大型综合性词典——《辞海》可以看作小型的百科全书,相当实用。

尽管百科全书部头很大,但书中的内容距离同学们并不遥远;检索方法完备,但并不繁难。所以,同学们最好能够经常去图书馆使用百科全书查检一下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有条件的更应该尽快掌握运用计算机对百科全书进行检索查阅的方法。这样做,你会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