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告 › 2009年度热字:“...
2009年度热字:“被” 谭汝为(一)

发布: 2015-12-01 15:03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1387次

仿效日本一年一度的汉字评选,自2007年起,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在每年年初都举办有网友参与的前一年度的汉字评选。自2006年至今评选出的年度汉字,依次为“炒”(2006)、“涨”(2007)、“和”(2008)、“被”(2009)。

据新华网北京26日专电,“汉语盘点2009年度字词网络征集活动6日落下帷幕,“被”列为年度国内字第一。此次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今年14日正式启动。经由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阶段,最终评选出描述2009中国的一个字。新华社报道说:“被——这个新兴于2009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人们太多的复杂情感。” 

前三年的年度汉字“炒”“涨”“和”,都是实词,而“被”却属于虚词。这个“被”字,究竟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复杂情感?新华社报道则一语带过,“这事不能说太细”,也在情理之中。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进行社会语言角度的分析。

汉字“被”,属会意兼形声字,《说文·衣部》:“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这里的“寝衣”,不是睡衣,而是睡眠时蒙盖之物。“被”的本义有二:一是名词义:被子;二是动词义:覆盖。

2009年 最热门的“被”,却不属于名词、动词,而是助词,它后面总得跟着个“动词”。在一般情况下,助词“被”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动作行为。“被”后面的动词 多为表示消极意义的及物动词,例如“被迫”“被困”“被捕”“被害”“被盗”“被骗”“被拆”;“被怀疑”“被误解”“被遗弃”“被迫害”“被出卖”“被 强奸”“被耍弄”“被包围”“被关押”“被打击”“被批斗”“被镇压”“被侮辱”“被损害”“被吊销”等等。——这些动词的词义都属于消极的贬义,都是可 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当 然,其中也含少数积极意义的动词,如“被任命”“被嘉奖”“被录取”等。但无论贬义或褒义,这些动词都属于别人的动作行为加于自身的。如“被怀疑”是“被 别人怀疑”;“被包围”是“被敌方包围”;“被嘉奖”是“被上级嘉奖”;“被录取”是“被学校或用人单位录取”,而绝非本人自身的行为。

2009年最热门的“被”,其源起在于“被”字后接着的动词,却是本人的行为——“被自杀”。2008年夏,安徽阜阳斥巨资修建“白宫”,勇敢的举报者却锒铛入狱,被关押,不久在狱中蹊跷死亡。肇事当局说法是“自杀”,但正常人都不相信这种谎言。于是,“被自杀”一词在网络评论中诞生。 

“被 自杀”这种说法,令人惊悚且苦笑之处,就在于它语法不通,逻辑不合,且与情理有悖,但这个以“矛盾修辞”方式组合而成的新语词,却清晰地传递出网友对不断 涌现的同类案件满怀疑窦,却无法从正面质疑的复杂心态。“被杀”自然是“他杀”,但“被”与“自杀”之间组合的逆悖与抵牾所呈现出的荒诞,却是社会生活中 活生生的具象。它犹如黑色幽默,令人在惊讶悲哀之余,发出轻蔑甚至鄙夷、无奈加之无助的苦笑。举报者在狱中蹊跷地“被自杀”,因伐树而违规的农村青年在拘留所内因“躲猫猫”而突然死亡——二者前呼后应,绝非偶然。两起司法命案,在舆论监督之下,最终揭示出的黑幕,都无情地否定了肇事者最初的谎言,证实了网民群体眼睛之雪亮。于是“被自杀”这一词语,在网上不胫而走,几乎尽人皆知。 

20097月,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却在统计数据中“被”完美地“就业”了。于是“被就业”一词应运而生,成为“被自杀”后又一个当红流行语。“自 杀”“就业”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就是说这类动词的词义规约限定:一、其动作属自身行为,二、该动词后不能出现名词宾语。

其后,网上又陆续出现了“被捐款”“被开心”“被增长”“被痊愈”,以及“被和谐”“被小康”“被自愿”“被幸福”“被成功”“被潜规则”“被欢欣鼓舞”“被无比义愤”,直至“被代表”“被表示”“被表达”等接踵而来,极一时之盛。2009年夏,某网站推出“被时代”专题。——此时的“被××”,已不仅为不及物动词,也包括了及物动词(如“代表”)、能愿动词(如“自愿”)、形容词(如“和谐”)、名词(如“时代”)、短语(如“潜规则”)、成语(如“欢欣鼓舞”)等。

“被”这一特殊用法,是对传统语法的挑战,其语法逻辑虽不通,但却极具修辞效果,且词约义丰,语近情遥,余音袅袅,发人深省,堪称“无理而妙”!如不用这个“被”字,恐怕用很长的文字表述,也无法将这种不服、逆反、嘲弄、挑战、无奈等复杂而微妙的心态,委婉、幽默而洗练地表达出来。

一 叶知秋,窥斑见豹,“被”字走红,蕴含着人们意识到自身话语权、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等等正当的民主权益之重要。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于由各级领导部门和 宣传媒体做代言人,即使从不征求表达主体同意与否,但大家一律鼓掌,司空见惯,惯性使然。因此,动辄“我代表人民”如何如何,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我们已 被“被”多年,现在开始悟出自己被“被”的状况(颇有绕口令式的拗口)——标志着公民现代意识的复苏觉醒,自由表达的诉求日趋强烈——这毕竟是有益于促进社会文明,有益于维护人民尊严,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好事。其现实作用与未来意义如何?不禁想起温总理引用过艾青著名诗作《窗外的争吵》的两句箴言:“去问那开化的大地,去问那解冻的河流”……

( 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杂拌儿”补白十则

谭汝为


1.孔明之“孔”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妇孺皆知。但是,在报刊上却常常把“孔明”的“孔”解释为“小洞”。例如“诸葛亮字孔明,为一孔之明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孔中显明就是有光亮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这个表字表示谦虚意,即一个小孔洞里放出的光亮”等等。

其实,“孔”在古汉语中,有副词“甚”“很”的义项。例如《诗经》“德音孔昭”“我朱孔阳”的“孔”都是“甚”“很”“非常”的意思——“孔昭”意为“很明显清晰”;“孔阳”意为“很鲜明”。

因此,诸葛亮的字“孔明”,并非“一孔之明”或“孔中显明”,也不是“一个小孔洞里放出的光亮”;而是“甚明”“很明”的意思。这个表字的含义,正与其人之名——“亮”同义相对。

2.刘禅的“禅”

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后主刘禅,乳名阿斗,虽系草包式的历史人物,但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禅”字有三个读音,第一读为chán,系佛教用语“禅那”(梵文dhyānā)的略称,乃静思之意,为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如“坐禅、参禅”之类,也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如“禅心、禅杖、禅房”等。第二读为shàn,是古代帝王祭山川土地之名,如“泰山封禅”,也指帝王让位给他姓,或传位于继承人,如“禅位、禅让、禅继”等。第三读为tán,古国名。究竟“刘禅”的“禅”应读什么音呢?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àn”。其理由如下:

首 先,从刘禅名与字的词义联系上看。古人名与字多为词义贯通互补的同义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等,上述三人的名与字(即“亮”与 “明”、“瑜”与“瑾”、“肃”与“敬”)皆为同义词。刘禅字公嗣,“嗣”就是继承君位的意思,这和传位于继承人的“禅”(音shàn)是同义相应的。

其次,刘备初无继嗣,为义子取名刘封。及甘皇后生阿斗,为之取名刘禅。兄弟二人之名相连,恰为双音节词——“封禅”。封禅是秦汉以来,历代帝王祭天地之大礼——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称为“封”;在山南梁甫山辟基祭地称为“禅”。因此,将“刘禅”读为“刘shàn”,兄弟之名直接关联,在语义配合上珠联璧合且顺理成章。

第三,刘备夙有称帝之雄心,从其为二子取名为“封”、“禅”者,亦可窥其一斑。皇叔为其义子取名为“封”,不过是自身称帝后封其为王侯之意;而为亲子取名为“禅”(音shàn),意在立其为太子以嗣继皇位。此举用心良苦,绝非信口随意为之耳!

综上所述,“刘禅”之名,盖与佛教术语之“禅”(音chán)了无相涉,正确读音应为“封禅”、“禅继”之“禅” (音shàn)也。


3.刘禹锡的“锡”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著名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等名句,就出自他的笔下。长期以来,从教材、选本到工具书,“刘禹锡”的“锡”,都一律被注音为“xī”。其实“锡”为通假字,通“赐”,是“赐予”的意思。《尔雅·释诂》:“锡,赐也。”南开大学徐朝华教授注曰:“锡(),通‘赐’。”可见“禹锡”就是“禹赐”。据说,刘禹锡的母亲在怀孕时曾梦见禹王,后生下刘禹锡。父母认为:新生儿是“禹”王所“锡(赐)”,又是其母“梦”中所“得”,故为之取名“禹锡(赐)”而表字为“梦得”。此名与《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的记载,不谋而合。

古人“名”与“字”往往语义相应,例如唐人元锡,字君贶;宋人张锡,字贶之。《尔雅·释诂》:“贶,赐也。”徐朝华注曰:“贶(kuàng),赏赐,赠送。”并引《诗经·小雅·彤 弓》为证:“我有嘉宾,中心贶之。”元杂剧作家庾天锡,字吉甫,名与字相应,取“天赐吉祥”之意。《水浒传》五十一回,被李逵打死的那个“殷天锡”,应读 为“殷天赐”。不用通假字“锡”,而直接写成“赐”的名字,如孔门弟子端木赐,“端木”是复姓,名为“赐”,表字“子贡”。老舍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 其主人公姓“牛”名“天赐”。

名为“嘉锡”的现代著名学者有两人,即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和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嘉锡”之名源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赐)余以嘉名”,意为:父亲赐给美好的名字。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其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总之,“嘉锡”、“锡圭”,以及古今人名中的“锡爵”、“锡珍”、“锡璋”、“锡麒”、“锡麟”、“锡三”、“锡秀”、“锡光”、“锡恩”、“锡履”等,其“锡”均为“赐予”之义,理应读为“cì”;但“xī”的读音古今沿袭,约定俗成,恐难改易。

总之,人名中的“锡”字,绝大多数为通假字,词义当为“赏赐、赠送”之意;但读音似以维持现状为妥。假如某位先生一丝不苟地执行读音规范,在谈话或讲课中坚持读为“刘禹锡()”、“阎锡()山”之类,准得把听者或学生弄糊涂了。这个例子说明:语言规范工作,不宜提出某些硬性规定,强制执行;而应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动态分析和柔性处理。

4.博士

“博 士”这个词在战国时就出现了,那时用来称誉博通古今的人。《战国策•赵策三》:“郑国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秦汉相承,朝廷设立诸子博士、 诗赋博士、术数博士、方技博士等官职,此时的博士,为学术顾问性质的官员。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专掌儒家经学传授。唐朝在最高学府——太学设国子 诸博士,另外还设立了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医学博士等。明清两代设有国子博士、五经博士和太常博士。五经博士为孔孟诸族的世袭官。以上各朝的博 士,都是从事教学、编纂工作或兼有顾问性质的,官位不高的官衔。

我 国现行的学位分为三个层次,即学士-硕士-博士。今天的“博士”指的是最高一级的学位。这种“博士”学位和古代的“博士”官职相比,性质迥然相异;但在表 示“具有渊博精深学识的人”这个词义义素上,古今还是一致的。可惜,现在许多挂着“博士”头衔的学者,知识面很狭窄,成了“窄士”。

“博 士”在古代还有另一种有趣的用法,就是对手艺人的一种敬称。自唐末五代以来,官爵泛滥成灾,鬻官卖爵之风甚盛,世人遂以官名相称为荣。因之“博士”贬值降 格,演变为对从事某种技术或服务行业的市井人物的敬称,例如把卖茶的称为“茶博士”,把卖酒的称为“酒博士”,把磨面工称为“磨博士”等。这在宋元话本和 元杂剧作品中有许多例证,兹不赘举。

旧 时还有把媒人称为“花博士”的,如元杂剧《百花亭》“你撮合山花博士,休使俺没乱煞,做了鬼随邪。”写一位男子央求别人为自己做媒的内容。宋元话本多处引 用市井俗语“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也是以“花博士”和媒人对举的。“花博士”这个称谓的修辞,洋溢着一股诙谐趣味,令人解颐。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茶”“饭”“酒”在这里兼容并包,已属于餐饮业综合“博士”了。总之,这类市井“博士”,虽与前面所谈的官衔和学位不同,但都是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长的人的敬称。

5.沧海一粟

苏 轼《前赤壁赋》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沧海一粟”就成为一条常用的成语。许多工具书都把“沧海一粟”解释为“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 十分渺小”,似乎已成定论。但仔细捉摸,这种解说不禁令人产生疑问:大海里怎么能有谷子呢?把这条成语中的“粟”解释为谷子,是不恰当的。

“沧 海一粟”的同义成语尚有“太仓一粟”和“九牛一毛”。前者的表层义是指京都储谷太仓里的一粒小米,后者的表层义是指许多头牛身上的一根细毛。“一粟”之于 “太仓”,“一毛”之于“九牛”,都是同一概念范围内局部极小量与总体极大量的悬殊对比。“太仓”之中有“粟”,“九牛”身上长“毛”,顺理成章;而“大 海”之中有“粟(谷子)”,总是让人感到有点别扭。

查 阅手头权威工具书,在《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中,“粟”字都有一个可解释为“沙子”的义项;在《辞海》、《辞源》和《中文大辞典》中,“粟”这个词 条都有一个共同的义项,就是与“粟”形状相似的颗粒状物体,三部辞书分别释义为“凡细颗粒之物或曰粟”,“指颗粒如粟之物”,“泛指粟状物”。《辞海》、 《辞源》均引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作为“粟”这一义项的句例,可知编者明确地认为“渺沧海之一粟”的“粟”就是“颗粒如粟 之物”,也就是“沙子”。

因此,我们可以把成语“沧海一粟”解释为“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比喻十分渺小”。这种释义既与词义相合,又顺理合情,易为人所理解合接受。

6.“前茅”辨

成 语“名列前茅”的“茅”究竟是不是“茅草”?先看几部权威辞书对“前茅”的解释——《中文大辞典》:“春秋时楚前军用茅以为旌识也。”《辞海》:“犹先头 部队。古代行军前哨斥候以茅为旌。如遇敌人或敌情有变化,举旌以警告后军。”《辞源》:“军中的前哨斥候。行军时用茅为旌,持旌先行,如遇变故或敌人,便 举茅警告后军。”至于先头部队“以茅为旌”的“茅”,究竟是为何物?上引辞书皆避而不谈。

《汉 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和《中国成语大辞典》在“名列前茅”条中,都明确地把“茅”解释为“茅草”。《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前茅:行军时走在 队伍前面的兵士手执白茅开路(侦察敌情,举白茅作信号报警),……前哨执白茅当作旗帜开路以防意外,……”这些解说都令人难以置信。

作为战场上的指挥报警信号——旗帜,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可以高举、色彩鲜艳、质地坚韧;而茅草(或白茅)根本不具备做旗帜的条件,且于古无徵。那么,这个“茅”是否为通假字呢?《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左持茅旌”,《新序·杂 事》写作“旄旌”。清人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曾对此发表评述:“茅为茅草,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何得称茅以旌乎?今案,茅当读为旄。旄,正字 也;茅,借字也。”王引之认为“茅”是“旄”的借字,因而“前茅”就是“前旄”,即前军手持的旗帜。此解不啻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那 么,“旄”又为何物?春秋时期,古人有在旗杆顶端悬挂牦牛尾做装饰的习惯,类似今日的旗帜飘带,这种习俗在盛产牦牛的楚国更为兴盛。因而古人又称旌旗为 “旄”,旌旗是指挥用的,古人又称指挥为“麾”。《中华大字典》对“旄”字解释说:“注牛尾于竿首,军中执以指挥者。《书牧誓》右秉白旄以麾。”《尚书·牧誓》记载的“右秉白旄以麾”,意为:右手举白色旌旗指挥部队。可见所谓的“白茅”就是“白旄”。盛唐边塞诗人岑参《轮台歌》云:“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这里的“旄”就是旌旗。

综上所述,“前茅”就是“前旄”,即前军所持的旗帜,引申为先头部队,与“茅草”的“茅”只是古音假借关系,在词义上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7.死而不僵

对 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成语,有代表性的解说有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现指一个人或集团虽已 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多含贬义)。”《汉语成语词典》释义:“百足:虫名,即马陆,约一寸长,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然能蠕动;僵,僵硬。语出 《本草》。后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和影响仍然存在。”前者对“僵”未作明确解说;后者则把“僵”解释为“僵硬”。其实,此处的“僵”应作“仆倒”、 “倒下”解。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 把“僵”解释为“偃”,清人段玉裁注释说:“僵谓仰倒。如庄子推而僵之,汉书触宝瑟僵皆是。今人语言乃谓不动不朽为僵,广韵作殭,死不朽也。” 段玉裁解释的大意是:“‘僵’就是‘仰面倒下’的意思,例如《庄子》‘推而僵之’即‘把他推倒在地’,《汉书》‘触宝瑟僵’即‘(在跑动中)撞在琴瑟上而 跌倒’,这里的‘僵’都是‘跌倒’、‘倒下’的意思。至于把‘不动不朽’说成‘僵’,那是后来的事。”由此可见,在东汉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 “僵”只作“偃”(跌倒、倒下)解,而无“僵硬”之意。“僵”这个词产生“僵硬”这个新的义项,可能是唐朝以后的事。

关 于“百足之虫”这条成语,各类辞书释义后所引例句中基本是以下四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战国鲁仲连);“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三国 曹冏);“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唐人马总);“百足之虫,三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太平御览》)。从这四条例句中,可作以下分析:(1)“僵”与“蹶”为同义,都是“仆倒”“倒下”的意思;(2)“百足之虫”就是多脚的昆虫,其虽死却不倒,是由于“扶之者众”“持之者众”,即有众多条脚支撑的缘故。(3)“百足扶持”与“死而不倒”呈顺理成章的因果关系,宋人辛弃疾《周氏敬荣堂诗》“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即为典型的佐证。

综上所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应解释为:多足昆虫即使死了,也不会仆倒,因为有众多的脚在支撑着它。后比喻基础坚固、势力雄厚的人或家族,虽已衰亡,但残余影响依然存在,仍能挣扎一时。



8.公主、驸马及其他

一 般说来,词义处在表层,较易掌握;而构词理据却处于深层,往往鲜为人知。例如“公主”这个词的词义指“君主的女儿”,尽人皆知,但它的词源意义,就是它的 理据——“古代帝王嫁女时让同姓的公侯主婚”,就是多数人所不知晓的了。再如“驸马”是指皇帝的女婿,也众所周知,但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呢?原来 魏晋时,皇帝女婿常任驸马都尉这个官职,掌副车之马,作为皇帝外出时的随从。

再如“烧卖”指一种食品,用很薄的烫面皮儿包馅,顶上捏摺儿,然后蒸熟。为什么这种食品叫“烧卖”呢?其构词理据是:这种食品的上部顶端部分有突出的环形摺儿,外观似一朵梅花盛开,故名“梢梅”。后讹音为“烧麦”。

由 此可见,词语的理据是词义生成的动因。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有时探究词语的理据,首先要揭示其词义。例如“打春”的词义是“立春”,构成形式是“鞭打春 牛”,为什么要在立春之日鞭打春牛呢?这就是它的理据——古代立春日,在府县衙门前用红绿鞭抽打泥制的春牛,是对春耕的动员和对农事顺利的企盼,因此俗称 立春为“打春”。

有些词语的理据往往需要绕一个大圈儿,甚至得讲述一个典故故事。例如: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中有“鹦鹉洲”, 这个洲为什么以“鹦鹉”命名呢?是小洲的形状像鹦鹉,还是这里曾栖息过鹦鹉?都不是。相传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洲宴会宾客,有人献鹦鹉,弥衡作 赋,故名。再如“耻辱石”是一种自然矿物,即易解石。这种矿物为什么以“耻辱”为名呢?“耻辱”属于人的道德情感,怎么和自然矿物连在一起呢?原来在1928年发现这种黑色矿石时,化学家们未能分析其所含的全部元素,深以为耻,故名。

 


9.俞伯牙的“牙”

春秋时期有三个以“牙”为名的名人——音乐家俞伯牙、政治家姜子牙和管仲的知己鲍叔牙。究竟这个“牙”是什么意思?令人费解。

其 实,“牙”通“伢”,就是“小孩子”,特指男孩子。现代南方一些地方仍有“冬伢子”“春伢子”“毛伢子”之类的乳名称呼。古时兄弟的排行次第,往往在名字 中有所标示——“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行三,“季”“少”为老四、老五等等。由此可以分析,“俞伯牙”就是俞家行大的男孩;“鲍叔 牙”就是鲍家的三小子;而“姜子牙”的“子”,则是男子的美称。

10.包公·关公·济公

姓名是个人的标志,主要起称呼和区别的作用。一部分姓名具有修辞价值,例如“诸葛亮”“曹操”“阿斗”“阿Q”等,他们在言语中可以发挥修辞作用,产生修辞效果。对于用人名进行修辞的言语现象进行语义分析,都不能脱离对民俗文化的 阐释。例如:某报刊发新华社播发的一则新闻,其双行标题是:《上午是“包公”,中午是“关公”,晚上是“济公”——浙江两干部结伴嫖娼》。引题里的“包 公”“关公”“济公”,究竟分别指什么呢?乍一看来,捉摸不透。但读完导语和正文,才搞明白——“原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建国和原天台县县委副书记、 县长梁峻在担任相关领导职务期间,分别拥有14个和6个 情妇,同时还多次进行嫖娼、接受色情性异性按摩。尤为令人震惊的是,其中多次还是两人共同结伴嫖娼。他们的行径正是‘三公’的完全版写照:‘上午是包公 (道貌岸然),中午是关公(酒酣面红),晚上是济公(丑态百出)。’”对于这种采用特殊修辞手法而形成的语义内涵,如果仅从语言学角度入手,简直无法进行 透彻的分析;但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进行阐释,疑惑就迎刃而解。不过,这则新闻的引题,在用比喻手段所形成的语义内涵上并非无懈可击,黑脸包公是铁面无 私,执法如山的清官典型;关公“面如重枣”,喻指红脸的人。这两个比喻,读者比较容易理解;至于用“晚上是济公”,来比喻当代腐败分子的“丑态百出”,并 不合适。民俗传说——宋代高僧“济公”神通广大,造福民众,被尊为“活佛”。他不图名利,不循世俗;行为任意,举止超脱;衣着破旧,嗜酒常醉;天性乐观, 无忧无虑。如用“济公”比喻烂醉如泥的人,恰切得体。例如贾鲁生小说《黑话》,就有类似的比喻:“除了早餐,中午和晚上都好酒好菜伺侯。这些尊贵的客人, 早晨是包公,铁面无私,滴酒不沾;中午是关公,喝得满面通红;晚上是济公,喝得酩酊大醉。”对于以“喝得酩酊大醉”为相似点的喻体——“济公”,读者自然 欣然接受;而对于那个以“丑态百出”为相似点的喻体——“济公”,读者就觉得别扭,不易接受。究其所以,只能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寻求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