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告 › 回眸2010:中国学...
回眸2010:中国学界十大网事 谭汝为 刘利祥

发布: 2015-12-01 16:25 | 作者: 谭汝为 刘利祥 | 查看: 2048次

回眸2010中国学界十大网事

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利祥(天津张盈律师事务所律师)


回顾2010年,中国学界热闹非凡,但热点似与往年不同。网络元素的融入使学界更加纷纭纠结,多姿多彩。微博兴起,极大增强了公众的话语权,朴素的公平正义感与直觉的是非判断力,不断推动学界公共事件的发展。微博,成为学界交流重要载体,从而学界声音更多元,交锋更猛烈。2010的中国学界,网事层出,往事历历……


  1. 肖传国买凶泄愤,方舟子打假遇袭


829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北京住所附近遭不明液体及铁锤袭击,腰部轻伤。921日,该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供认:方舟子对其学术“打假”,导致其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故花10万元买凶泄愤。1010日,法院一审判决,肖传国寻衅滋事罪成立,被判拘役5个半月,方舟子获赔500元“误工费”。法律界人士对该案定罪不准量刑畸轻持有异议。网友感叹:学术打假,方舟子的微博“给力”,人民法院的判决“不给力”。

愈 发行政化的学术界,正如公权机关一样,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衡。在出现涉嫌学术造假问题后,中立公正的调查机构始终缺位。学界无法定案止争,仲裁诉讼更难 审清。中国的商品和学术都亟需打假,却都不能仅依赖民间人士的一己之力。学界内“准司法”的缺位,使肖传国落下的铁锤取代了学界的“法槌”。而真正的法槌 落下,使肖传国案成为标本式的“杯具”,但这也是学界走向法治化的一次宝贵机遇。如何在法治轨道内,建立学术不端惩处机制、学术腐败监督机构、学术纠纷调 处体系,是人们深度思考的问题。


  1. 成功学历皆复制,唐骏深陷诚信门


201071日,方舟子微博发文质疑福建新华都实业集团总裁、CEO唐骏学历造假。唐骏在书中所说的“我最后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被方舟子指责为“卖文凭的野鸡大学的做法”。随后,力挺唐骏的“西太”校友禹晋永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博士后、多家高校兼职教授等身份也被一一戳穿。

唐骏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却公然撒谎造假,确属严重失信。其后,网上展开对所谓“成功人士”的职业诚信问题的热议。唐骏“学历造假门”东窗事发后,在商界、学术机构至少有近百位商界或学术机构的名人词条,对学历、履历信息悄悄做了修改更新。在商界和官场,学历可以赢得更高的社会评价、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一些学校急功近利,开出的EMBA、高级总裁班层出不穷,为官员老板打开高学历之门。如果我们不系统地树立社会诚信和学术规范机制,此类恶性循环事件还将会继续搬演下去。


三、悟本茄子遭霜打,李一仙道被戳穿


名噪一时的“神医”张悟本,本是北京第三针织厂的普通工人。在电视媒体的强势推介下,这个自名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其所谓“著作”《把吃出的病吃回去》,上市四个月突破100万册。“悟本堂”2000元的挂号费更是一号难求。2010527日,央视曝光了这位提倡人们“生吃茄子,喝绿豆汤的”的“神医”,节目就“身份造假,身世造假,违反常识,牟取暴利”四个方面提出质疑。不久这位“神医”就被摧枯拉朽般地倒掉了。

曾任缙云山绍龙观住持,高中学历的道长李一,因各种所谓的“神技”在网上大红大紫,令人尊崇的“养生达人”。但其利用电流断症、治癌的特别“医术”,引发网友热议,遭到专家质疑,最终“神仙道长”被方舟子在微博上拆穿。

张 悟本、李一,颇有共性。“道可道,非常道”,无非是熟谙“财”道、“医”道、“骗”道,将三者冶于一炉去骗人罢了。究其泛滥动因,除民众“不明真相”之 外,也与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改革步履维艰不无关系。打着治病、养生旗号敛财的伪科学在中国可以大行其道,招摇一时,还雄辩地说明:在一个远离常识的社会, 一切骗术都有市场。


  1. 李连生造假骗奖,六教授举报维艰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李连生以“往复式压缩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申报科技进步奖,其中存在侵占拼凑他人学术成果、造假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该校六名老教授连续三年实名举报,此后经校方调查、媒体监督、因“剽窃”和侵犯名誉权对簿公堂,李连生造假事实终获确认。在20101月李连生被撤销博导资格。20103月校方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教育部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追回奖金。20112月科技部以涉嫌抄袭为由,宣布撤销其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成为我国首次因为学术造假撤销的奖项。至此事件才算告一段落。然而,通观事件全过程却是阻力重重,令人费解,其折射出的中国学界痼疾令人扼腕。

李 连生的涡轮压缩机技术在投入使用后,不仅没有提高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企业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仓促上马的技术,怎么能够顺利获奖?只因专家鉴定、学校 公示走过场。而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这是偶然之中的必然。行政与学术媾和在一起的学术体制,掌握权力的人才能控制资源、 分配利益,而“一马双跨”不仅不能让资源有效分配利用,反而滋生学术霸权,使学术监督机制成为空谈。如果借鉴国外经验,加大学术造假成本至刑事责任层面, 或许震慑力会更大。学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靠法治化的学术评价体制来保驾护航。


五、羊羔获奖惹争议,文学评奖遭质疑


鲁迅文学奖”始于1986年,是文学领域享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大奖之一。2010101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 布,其中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位列诗歌类获奖名单之中。当晚,网友在微博贴出车延高的诗作《徐帆》:“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小时 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我喜欢她演的青衣∕ 剧中的她迷上了戏∕剧外的我迷上戏里的筱燕秋∕听她用棉花糖的声音一遍遍喊面瓜∕就想,男人有时是可以被女人塑造的……。”

这种直白无味且软绵绵的诗作,读来似乎带有“超女”曾轶可“绵羊音”式的颤音,于是,网友取作者“延高”之谐音,戏称为“羊羔体”,引来社会各界一片热议。

网络质疑集中于两点:一、这种诗作的水平与 格调与“鲁迅文学”毫迥不搭界;二、作者要不是市纪委书记能获奖吗?著名出版人沈浩波在微博上炮轰鲁迅文学奖“买奖、跑奖”,说这是公开的秘密。《北京文 学》编辑肖夏林曾撰文称,“鲁迅成为‘正人君子’们的玩偶和工具”,指其评出作品“平淡和平庸”。作家阎延文甚至说,作协和足协是中国负面新闻最多的两个 机构。甚至,作协比足协更甚。对于网上质疑,中国作协直言“说买奖跑奖要拿出证据”,阎延文说,“这种潜规则的权钱交易,能让普通百姓目击吗?更何况,在 官僚化协会的权力覆盖下,圈内人有谁敢挺身作证?”对于以上各说各话、难有结论的网上争议,尽可“打酱油”,不加置评。仅从当代诗歌批评角度分析:“羊羔 体”已成为继“老干体”、“梨花体”之后口水诗的又一代名词而载入当代诗史。


六、钱老箴言多灼见,高教改革待破冰


2010730日,著名力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钱伟长多年任大学校长,投身教育事业,为人才培养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在上个世纪50年代,钱老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撰文对当时照搬苏联模式的教学思想提出批评。在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他大刀阔斧地施行教育改革: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科系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四道墙”;实行学分、选课、短学期的“三制”;闪耀智慧与勇敢的光芒,引领高教改革的先声。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伟长对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闪烁辩证光辉的真知灼见,似乎是从侧面呼应作答,例如:“不上课,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把教材越编越薄的才是好老师”;“学生‘不懂’正常,‘懂了’不正常。如果毕业的时候,他带着‘一肚皮问题’离开学校,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2005年, 钱伟长出席上海大学毕业典礼,老泪纵横地说:“你们说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老百姓!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你们是否放在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忧 过没有?”——昭示出钱老对“培养全面的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的教育理念,点明了中国现今高等教育饱受诟病却又亟待破冰前进之关键环节。


七、南科先声惊天下,办学亟盼自主权


20101月, 温家宝总理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 权。”名不见经传的“南方科技大学(筹)”,身处深圳经济特区,校名后带个“筹”字,且无“准生证”的“山寨”大学,却成为2010年学界亮点之一。该校筹备三年多,仍未获教育部“招生许可证”。校长朱清时决定:拟自主招生推出首期实验班,如最终仍未获教育部认可,南方科技大学将自主授予文凭与学位。

在 现行体制下,开办一所私立大学,不啻难于上青天。因为从筹资、选址、师资、招生、培养、毕业、深造,一切的一切,都无法绕开层层“审批”,而一等就是几 年。南方科大以高教改革新锐与办学理念异类的双重形象亮相,它敢为人先,向根深蒂固的行政化教育体制发出挑战,体现出深圳特区人筚路蓝缕的创新精神。朱清 时校长决心跳出现行教育体制,冒险探索全新道路,从教育部手中要回招生和授学位的自主权。

把 脉中国大学,充斥着行政化的官气、市场化的商气和功利化的俗气,却缺少支撑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大气、锐气和骨气,最终磨损掉“底气”,伤害了“元气”。“敢 为天下先”的深圳特区,在立法权上都能有所突破,但能否在高教体改上打破坚冰呢?南科大的创举,在行政层面,既涉及政府放权,又牵扯培训监管,乃至就业招 聘政策、人才评价观念,以及新教育评价体系等诸多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南方科技大学无论有无“准生证”,这孩子铁定要生下来。此举是“先声夺人”,还是“南 科一梦”?最终取决于教育部能否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们且拭目以待。


八、安阳难辨真与假,曹操陵墓争议多


 611日,国家文物局在苏州发布“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入选。此结果将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发现“曹操高陵”引起的争议重新发酵,围绕“曹操墓”的真假之争,“倒曹派”、“挺曹派”等各色人物在微博上争论不休,针锋PK,势不两立,至今尚未停歇。

20109月,河北学者闫沛东公布曹操墓造假“铁证”,将安阳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边是,来自各地考古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120名专家学者,考察安阳西高穴大墓及出土文物后,举行“曹操高陵考古发现专家座谈会”,称曹操墓是真的,发掘过程符合考古规程。另一边,“反曹派”学者齐聚苏州,召开“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声讨曹操墓造假是“河南版周老虎”,并要求国家文物局取消曹操墓“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资格。827日,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发表声明,将对“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的组织者倪方六等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11月底,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考古学会13次年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浮躁、功利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考古学界,“现实要求考古学界,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化被动为主动,合法、及时、科学地公布成果,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与人民分享”。在专家公信力透支的今天,存疑精神确实可贵。在“周老虎”风波过去三年后,“曹操墓”事件再次展示了公众在自然科学事件中,对于政府、专家的巨大不信任。很值得深思。


九、发论文教师被骗,交版费骗子敛财


北京王某冒充教育部主办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的编辑,声称可在其期刊刊登学术论文,以求得评定职称绩效。结果轻易骗取100多位高校教师呈上的版面费数万元。201012月,王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院批捕。经查证,王某冒充的杂志社还有《中国高教论坛》、《中国教育理论学刊》等。

随 着高教市场化、扩招等带来的系列问题,师生和学者在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下,学术压力空前加剧。这种压力并非来自开拓学术禁区的攻坚克难,而源于晋升、职 称、评奖等硬性指标的威逼。“核心期刊”应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但其原始功能退化,学术作用日衰,经济绩效却日益凸现。如今的“核心期刊”已成学界趋之若鹜 的“香饽饽”,而执掌这种稀缺资源的编辑便觅得“寻租”空间,以收取高额版面费作为谋利手段。正因“核心期刊”与学者利益挂钩的体制大行其道,一方面,严 重挤压了“非核心期刊”的生存空间,迫使它削足适履,削尖脑袋跻身“核心”行列;另一方面,“核心期刊”操控学术资源分配和学界观点流向,独霸了话语权。 其选稿、收费、刊发、评价等环节,无不“霸气”十足,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引发诸多负面效应。

我 国学术评价体系、期刊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酿成今日之尴尬,其遗毒似比“学术不端”更甚。在电子时代,学者弃笔敲键盘,扩大认知视野,减轻工作强度,本应是 “洗具”。把必须在某某级别期刊上发表作为硬性要求,就只能导致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加重了精神和经济双重负担,结果酿成科研“杯具”。只有将“论文指 标”这座大山推倒,学者才能真正获得思想解放,而期刊骗子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十、宪政建设当定剑,法治承平待江平


2010年,法治案件逐步发展为社会公共事件的较往年增多,例如:赵作海杀人冤案、王鹏跨省追捕案、“我爸是李刚”案、“3Q之争”案……等等。在推进法制建设的行程中,有两个新特点引人瞩目:一是微博成为重要的发布和传播载体,网络民意紧紧地追踪、监督,从而推动事件的发展;二是法学家时刻把握脉动,传播公平正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经人生浮沉,年已八十的法学界泰斗江平先生说,为了阻止法治退步,我只有呐喊!江平最近出版的两部著作:《我所能做的是呐喊》、《私权的呐喊》,“呐喊”这个关键词,表达出老人对法治的担忧,对推进私权保障的渴求。

20101122日,被誉为“民主与法制播火者”的蔡定剑先生去世,当日上午,各大网站即在首页发布讣闻,微博不断传递其逝世的消息,博客纪念文章不计其数。转天,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自发举行烛光追思会。蔡定剑先生哀荣备至,他儒雅的面孔、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中国宪政民主之理想蓝图的光芒。

蔡定剑毕生致力于推进中国民主宪政事业,追求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法治热点,曾就野蛮强拆、就业歧视、收容遣送、城乡规划、立法听证、民主选举等重要的民生问题发出独到的声音。他的法制理论和实践与国家发展趋势相契合,因此公众敬重他,赞誉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

幸有江平、蔡定剑为代表的一批法学家与我国法治建设同行共进。虎年岁末,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十年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就此废止。新条例对公权进一步规范,对私权进一步保护,司法裁决取代行政强迁、政府补偿、合理补偿、先补偿后搬迁等成为原则,再度成为社会焦点。此外,在2010年,《社会保险法》、《国家赔偿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关注民生法律法规的诞生与完善,使社会生活有了法律保障,这都是可喜的变化。

党的十七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十二五”期间,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将进入高速推进期。当然,司法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在法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这个美好的愿景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结束语: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生动再现了多元化的网络民意。2010学界热点都以“学界网事”的新面貌在微博、博客上次第呈现,因而更广泛地接受大众的关注和评论;而林林总总的反馈讯息,又为学界研究源源不绝地提供新的观念和素材。网络热词也伴随“学界网事”生生不息,彼伏此起。回眸寒冬去,顾盼春风来。我们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