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23-07-24 14:48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806次
2023年6月28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5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会议以“《汉语拼音方案》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回顾总结其历史贡献和成功经验,深入研讨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作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姚喜双会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言。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副司长王晖,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连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建,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秘书长孙庆伟,以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多位语言文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文出版社、北京市教委、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有关同志,还有来自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同志参加会议开幕式。会议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强世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敏主持。
姚喜双会长作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体现中华文明的突出体征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谈新时代更好认识和发挥汉语拼音的功能与作用》的发言。他指出,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对汉语拼音的地位、价值、功能与作用应有更深入的认识:《汉语拼音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征,具有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功能;我们应该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质量地做好汉语拼音的使用推行工作,使其在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语言强国和数字中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陆俭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任邓思颖作主旨发言。当天下午,以汉语拼音规范应用和创新使用、汉语拼音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汉语拼音国际传播与应用为主题的平行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专家学者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65年来,汉语拼音已经融入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以语文现代化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典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能数字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求、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磅礴的“语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