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图文资讯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祝贺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111周岁华诞

发布: 2016-01-14 19:38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2705次


2016年1月12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靳光瑾陪同学会名誉会长苏培成,带领学会部分常务理事和学会秘书处的同志一同为学会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庆祝111周岁华诞。

周有光先生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后来迁居苏州。1923年开始就学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随同全体同学和华籍教授离校,改读离校师生创办的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8年至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提出方案的三原则,方案在1958年公布。主持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提出正词法的基本规则和内在矛盾,基本规则在1988年公布。1979至1982年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献技术会议,该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参加制订聋人教育用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1963年公布)和汉语手指音节设计。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开讲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1961年出版第1版,1979年第3版,1985年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1980年开始,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国方面三委员之一。出版《新语文的建设》(1992)、《新时代的新语文》(1999),阐述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的双语言生活、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出版《中国语文纵横谈》(1992),提出汉字效用递减率、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阐述整理汉字的四定原则(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发表《现代汉字学发凡》(1980),出版《汉字和文化问题》(2000),倡导研究现代汉字学;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大学先后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发表《汉语内在规律和中文输入技术》(1983),阐述按词定字的原理和拼音变换汉字的原理,提倡以语词、词组和语段为单位的双打全拼法,使拼音变换汉字技术代替字形编码,1983年制成软件。1997年出版《世界文字发展史》,1998年出版《比较文字学初探》,提倡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中理解汉字的历史地位;提出六书有普遍适用性、文字三相分类法;对人类文字的发展规律进行新的探索。1989年83岁离休,继续在家中研究和著述。2000年出版《现代文化的冲击波》,阐述世界四种传统化的历史比较和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2001年选取90岁后发表的部分文章编成《周有光髦耋文存》,提倡华夏文化百尺竿头更上一步,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2002年,出版《周有光语文论集》(1~4),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2007年,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出版《汉语拼音 文化津梁》。2010年,出版杂文集《朝闻道集》,着重探讨了文化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010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15卷本的《周有光文集》。周有光先生先后出版书籍近40种,发表论文300多篇。

左一为学会名誉会长苏培成,中间为学会名誉会长周有光,右一为学会现任会长靳光瑾


参与祝寿的学会部分领导和秘书处工作人员


(学会秘书处供稿,摄影:于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