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讯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六十期】通讯

发布: 2015-12-03 14:18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12743次

“中式英语”受国际关注标志中国的崛起

大陆“中式英语”过去常成为笑话,不过,专家指出,“中式英语”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是中国文化话语权提高的表现。

据新华社报导,“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see”(给你点颜色看看)、“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这些可能会令英语国家的人摸不着头脑的怪词,便是中国民众自创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通常由汉语语法和英式的词汇组合而成,一般都有语法和拼写错误,带有明显的中文习惯。报导说,有趣的是,这些传统上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中式英语”,近来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

一家中国站点曾展开票选十大中式英语调查,结果显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3417票高居榜首。

一项统计显示,7成参加投票的网友表示赞成中式英语的使用,认为“中式英语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传,将来老外也会这么用”。

不过,报导说,“中式英语”毕竟属于语言不规范使用,虽然可令熟知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捧腹不禁,却也令外国人摸不着头脑。尤其在公共场合,“中式英语”还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尴尬、误解和冒犯。

为迎接明年的世博会,上海已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查找中式英语招牌,不久后还将开设站点,收集这方面的投诉,纠正离奇误译。

据报导,很多来自英语世界的西方人对“中式英语”表示认可和宽容,其中有些词汇不仅被英文词典所收录,甚至还一度在民众中流行。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成为标准英语词组。 报导以1名2000年就来到中国的德国人纪韶融为例,他用照相机和文字为“中式英语”开辟了网络博物馆,并把这些有趣的语言发现写成一本 书:Chinglish=Foundin Translation“。从引起他注意的第一个”中式英语“”don'tforget your thing“(别忘了带走你的东西),到”wash after relief“(便后请冲洗),到”salty tofuck the peanut“(咸酥花生),再到”chicken without sexualife“(童子鸡)等,纪韶融在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语“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他认为,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来自于中国独特的语法结构、文化和思考,但这种独创,也充满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全球语言监督会主席帕亚克曾对媒体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现在它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1994年以来添加国际英语行行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源。

报道说,不管拒绝也好,宽容也好,作为一种中西文化交融中出现的有趣文化现象,“中式英语”仍将继续成长。人们天天可以看见一大批地道的中国话 变成英语新词汇,如广东话的饮茶就被直接翻译为“drinktea”,“四书”称为“Four Books”,和平崛起是“peace fulrising”。

北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斌说,英语历来就不是纯正的语言,它吸收和借鉴其他语言,比如法语、西班牙语等。“中式英语”的出现证明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承受力和活力。 (吴文超提供)

★我会会员、北京中自汇合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赵功德开发研制,经我会推荐的《汉语教学软件——功德结构输入法》于12月11日至14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孔子学院资源展·各国语言资源展”和“北京学生科技成果展”,获得观众好评,并吸引了许多行家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