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讯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六十一期】通讯

发布: 2015-12-03 14:15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11830次

从语言生态看中国语言现代化的阻力和动力

彭泽润

1、语言现代化的成效和困惑

一说到人文就认为是古典的、古代的才是人文。而我现在要说的正是现代的、未来的这样的人文。

根据报道,60年前的100个湖南人,也可以因此推测说100个中国人中,只有20个能够读书。其余的80%都是不识字,不会使用书面语的文 盲。今天,我们有60%的人能够上大学,而在20年前,只有了不起的百分之几。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在发展,这个教育的发展跟语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然而,这里有几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建议逐步废除简化字;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提出我们应该阅读繁体字,书写简化字;小学语文教学先教汉字然后教拼 音;在汉字电脑输入中五笔字型输入方法为什么会被汉语拼音输入方法取代;普通话过级考试重要还是英语过级考试重要;英语一个一个词书写好还是汉语一个一个 字书写好;为什么我们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样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2、汉语拼音的在当前汉语生活中的威力

汉语拼音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实际了。关于是用五笔字型还是汉语拼音输入汉字调查我已经做了快20年了。每年调查一次,每年发现 使用五笔字型的人少了。到今年调查有的班只有1个人,有的班没有人使用了。都用什么?汉语拼音。当然,五笔字型也还有自己特殊的用途,像专业打字员,古代 汉语研究等领域还需要五笔字型。

刚开始用电脑的时候,几乎全中国的人都在学五笔字型。当时我就写了文章发表,批评这种现象。结果,现在我的预言是对的。最近在网上还发现有人贴 出我当时的文章,标题前面还用破折号说明,叫做《高瞻远瞩的文章——我们应该普及什么样的电脑汉字输入方法》。那么这个汉语拼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3、汉语拼音的误解

拼音是个好东西,但是很多人对它产生误解。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用文言文写的那个特别的故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就经常被误 会。最近还有人说:这篇文言作品阅读没有问题,但是用普通话读或者转写成拼音阅读就出问题了。赵元任是希望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汉字拼音化带来的荒谬。

其实在《语言问题》的书中就批评了当时被误解的现象。今天看来赵元任的观点还是正确的。因为拼音文字是高度依据活语言制定的,而赵元任创造的文 言作品不仅脱离了口语,而且故意采用语音很接近的文言词,形成极端脱离口语的人工书面语,所以无法用根据普通话语音设计的拼音方案来准确拼写。赵元任只是 想说拼音文字不是万能的,但是并不是说拼音文字是“荒谬”的。书面语紧跟口语才能使语言充满活力,提高效率,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我们长期习惯 了汉字,现在在广泛发挥汉语拼音的优势的同时,还主要要依靠汉字来记录汉语,但是,根据口语语音设计的拼音文字确实是最简便的文字,可以进一步从形式上提 高书面语的使用效率。因此,这是好上加好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理解,反而有抵触情绪呢?

4、汉语拼音的父亲周有光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的媒体报道:60年前,湖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60年后的湖南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到了75岁。可以估 算一下,一个人多活40年要多消费多少粮食。这要归功于祖籍湖南的“杂交水稻的父亲”袁隆平先生。如果说他研制的杂交水稻能够填饱我们的肚子,那么,现在 已经104岁高龄的“汉语拼音的父亲”周有光先生发明的汉语拼音能够充实我们的脑袋,为我们学习汉语学习文化提供了一条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

我认为周先生非常伟大,他做的贡献完全可以跟袁隆平的相提并论。虽然,周有光先生没有因为这个得到过什么物质奖励,但是我觉得世世代代的人们都会记住他。

5、用法律保护语言现代化成果

为了从根本上减少语言现代化遇到的阻力,国家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语言现代化的成果。在我国的宪法规定“各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国 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是由于宪法对语言的规定只是宏观的约束,所以,2000年国家针对语言问题颁布了一部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进一步对跟普通话有关的3个方面做了法律上的保护。

第一,法律保护国家的通用语言。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而不是汉语。因为方言属于汉语,文言文也属于汉语。

第二,法律保护国家的通用文字。国家通用的文字不能简单地说是汉字,指的是“规范汉字”,它包含经过简化后的被国家认可的简化字(“汉”字就是 简化了的字)和历代传承下来的传承字(“人”字,自古以来就是一撇一捺)这两个部份。这就排除了繁体字甲骨文等汉字。所以,在高考的时候用文言文或甲骨文 写作文都是不符合国家语言法律的,是“犯法”的。

第三,法律保护汉语拼音。它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拼写普通话,一个是给规范汉字注音。

国家不仅用法律来保护中国现代化语言成果,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工作。这就是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6、普通话推广的阻力和动力

推广普通话在当前既有阻力也有动力。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英语对普通话的冲击。“厕所”写成“WC”;电视台简称根据英语而不是汉语拼音,把“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甚至有的学校用英语 来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第二,汉语强势方言的阻碍。上海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在网上发帖子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觉得不需要推广普通话,而重视推广上海 话。第三,文言文复古思潮的影响。近几年中小学教改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加大文言文在语文课文中份量的现象。看上去合乎道理,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尽 快把这个传统包袱卸下来,轻装上阵,用普通话去搞现代化。

同时普通话的动力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3大动力:第一,国家实行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不过,“孔子学院”的命名,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保守复古思 潮的一个标志。20世纪以前的外国人通过书面语根本无法看到汉语活语言的真实面貌。第二,国内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不会衰弱,而会逐渐增强。第三,还有考外国 人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考中国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CS)两个制度可以推动普通话的普及。

7、规范汉字推广的阻力和动力

规范汉字推广的阻力就更大了。

第一,汉字复古思潮。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宋祖英等建议增加繁体字教育;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在10年内逐步废除简化字, 恢复繁体字;2009年高考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这恐怕是书面语言全面彻底复古的典型例子。第二,中国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提出“读繁体字,写简体字”的 设想。这个提法要是面向台湾人那么非常好,符合历史规律。但是,对于大陆来说就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规范汉字推广的动力有两个:第一,国民已经适应并且喜欢简化字。第二,电脑信息处理也需要笔画减少的规范汉字。

8、汉语拼音推广的阻力和动力

汉语拼音在今天的中国推广也遇到了阻力。第一,教育界淡化汉语拼音教学。儿童入学就学拼音,通过拼音可以学汉字,这是顺理成章的。但是,现在低 年级不学拼音,要到高年级再学拼音。这种严重违背规律的行为居然成为中国教育“新成果”。第二,小学语文教学长期拒绝执行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 则》。这个正词法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一直把它拒绝在大门外,这就误导我们学习普通话。第三,出版等重要宣传部门汉 语拼音普及不够到位。汉语拼音用英语常用的白正体,往往会被误会认成英语。

说到动力,其实汉语拼音整体上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个国民的心里,它的前景是光明的。第一,在街道上,所有的道路招牌都有汉语拼音。第二,最主要的 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多数对外汉语教材不仅按照正词法拼写课文,而且课文后面提供“生词表”。第三,就是汉字电脑输入,包括上网、发手机短信,我们已经像离 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汉语拼音了。

9、继续开拓语言现代化的未来

人说话都是一个词接一个词说出来的,语言的书面表达也应该这样,这样能够使我们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所以,希望未来可以推行汉语的词式书写。

由于对历史不了解,我们误以为英语一直是按照词书写的,其实古代欧洲人书写语言的时候也没有这种词意识。4世纪的欧洲文字,书写一句话的字母连 成一串,就像我们今天用的汉字,没有词的距离,只有标点。到8世纪就已经是词式书写格式了。因此,欧洲语言书写从中字式书写到词式书写的过渡是一个进步的 过程。在这方面西方已经走在我们前面1000多年。

我有个更大的理想:汉语拼音不断发展取代汉字,从而成为汉语新的文字。虽然这个愿望不可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实现,但是我们要像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那样,坚信拼音文字时代会到来,因为这是历史潮流。

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几千年的汉字要放弃相当难的。不是因为拼音文字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要放弃一个已经习惯了几千年的东西不是一瞬间的事情。何况我们 刚刚从文言文时代过来,一百年的时间都没有。还有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例如普通话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拼音和词意识还不够强,物质条件还没有充份发达。 所以大家不要性急,要耐心地等待。这个历史时期是绝对不能跨越的,要慢慢走过。

(原文2万字,可在http://www.yywzw.com/show.aspx?id=1602&cid=33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