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往事如歌 我和汉语拼音的不解之缘

发布: 2015-12-03 09:58 | 作者: 上海:庞兆麟 | 查看: 2576次

19593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我被上海市教育局选派到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合办的北京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学习。在开学典礼上,文改会主任吴玉章同志勉励我们要学好《汉语拼音方案》,并把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一重要任务。

在 班上,给我们主讲汉语拼音的是语音专家徐世荣老师。他发音标准,讲解清晰,使我们受益匪浅。当时,徐世荣老师正在北京电视台给北京市民讲汉语拼音。一天, 徐老师对我说,教汉语拼音需要运用汉语拼音图片作教具,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电视台,帮我传递图片?北京电视台开办不久,设备较简陋,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在 多媒体上展示图片,而只能用手传递并展示。我能到电视台去帮助徐老师传递图片,当然乐意效劳,就连连答应。于是,连续几次,我跟徐老师一起上电视台,他在 讲台上教汉语拼音,我在台边不断地为他传递图片。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回味无穷:《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才一年,我能在首都北京为推行汉语拼音传递图片;北京 电视台创办不久,我能上电视台为教汉语拼音做幕后工作。漫长的49年已经过去了,徐世荣老师也逝世多年,但回忆起那段经历,令我挥之不去,永远难忘。

文革后不久,我被调至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随着教育事业的复苏并继续发展,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又得到了重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教育学院合办上海普通话语音学习班,先后举办了12期。我主讲汉语拼音。学员大多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还有一部分是机关和财贸系统职工。他们通过学习,用汉语拼音的声、韵、调来指导自己的语音实践,克服了不少难点,提高了普通话的水平。学员结业后,大多成了学校推广普通话的骨干,有的还到区或市里从事推普工作。由于我为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尽了绵薄之力,因此获得了国家语委颁发的“从事语言文字工作30年”荣誉证书。

我从进入北京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学习,到为徐世荣老师传递汉语拼音图片,再到自己主讲汉语拼音,使自己与汉语拼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之际,眼看汉语拼音在教育、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得到广泛推行和运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曾经为汉语拼音摇旗呐喊并积极予以推行的语文战线上的一名战士,我怎能不欣喜不已!但愿在改革开发的新时期,汉语拼音能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庞兆麟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