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播撒四海 在泰国教拼音有感

发布: 2015-12-03 09:30 | 作者: 付姝 | 查看: 1184次

——院长,我教学生念q,他就是念成x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打PP

这是我到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实习的最初几天,在QQ上请教院长的经典对话。

是的,我苦恼!原以为中级班不用教汉语拼音,会容易得多,可是一打开课本学习生词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钱包。”“咸包。”“不是咸,是钱,跟老师读qián钱”“xián咸……”早就听说泰国人发不好送气音,我也是有备而来:“好,我们先来区分一下qx。”我举着手势,比划来比划去,讲解舌头和牙齿的位置,又把发音方法详细说明。“下面我们再来一遍:q!”“x……”天啊!还是不行!我对着学生卖力地喊q,他就是不会,还紧跟着自以为正确地发出那一声声刺耳的x,我恨不得把眼睛盯到他的嘴上,看看他为什么就是发不出来!累了10分钟下来,总不能再纠缠下去,算了,这一次只能先到此结束。心里却总有不甘——连拼音都教不会,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呢?下了课回来,在QQ上给院长留下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语气中有觉得不可思议的 苦恼,也有向他请教方法的诚恳。不想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句话:“唯一的办法:打PP。”哎!严厉却幽默的院长要我自己摸索了!好吧,放轻松,再试着想办法。

晚上翻来覆去地怎么都睡不着,xq反复地念,反复地想着到底该怎么解释。x擦音,q塞擦音,不行,教术语那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忌。擦音,塞擦音……哎?突然想到当时学语音名词的时候老师形象的描述:擦音,好像门缝一开,有风溜了进来;塞擦音,开始有东西阻挡,最后破门而入。拿出自己的手掌,发x感受小风咝咝地吹来,发q则真像人气冲冲的样子。酝酿了一个星期,期待着又一周的到来。这一次教学生发qx,已没有了上一次的慌乱,结合舌位图,又用随手可触到的道具——门做示范。学生们这一次好像领悟了,纷纷在下面发起了qx,我又让大家拿出自己的手检验,喷不出气就说明q发得还不到位。这一次,虽然q仍然有气无力,但已没有上次对着喊x的失控场面,听着那像xq,感到自己的努力总算有了小小的成效。现在,几乎每一堂课都要练习拼音,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课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轻松,一个人如果发不好,旁边发音好的同学比他还着急,连示范带泰语解释,最终,两个人紧张的神情随着那一声成功的发音同时舒展开来。

就在今天,听了一场汉语专业学生的辩论赛:应该普及汉字还是普及拼音?两方针锋相对,辩论相当精彩。正方举了汉字蕴含的文化,反方则说,拼音对外国人学汉语很有帮助,外国人大多不懂汉字,却能读出拼音。最后总结陈词的时候,反方拿出了小卡片,分别用汉字写着“我爱你”和拼音“wǒ ài nǐ”,质问对方辩友:“请问,你更喜爱那一个呢?”我欣



赏他们的聪明,更惊叹于他们讲汉语的流利。这一场辩论也给我很多思考,中国人学拼音,都是会说了汉语,已经掌握了发音和声调再去学,而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却要通过拼音认识汉字、学会汉语。汉语拼音说不难也不难,长得和英文字母一个样,很多人都认识它,然而它又有它的奥妙:声母、韵母、声调,有规律的组合诠释着古老语言的内涵。我们今天说传播汉文化,如果没有准确规范的发音,科学的拼音方法,怎么能强有力地进行呢?

一场辩论因准确流利的汉语而精彩,一声“我爱你”也因拼音和汉字共同承载的意义而动听。教师的每一个准确的发音、对学生每一次及时的纠正都至关重要,将拼音贯穿于汉语教学的始终,用简单易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短暂的3个月实习是我汉语教学生涯的小序曲,而拼音教学中的这些小故事、小感悟则是序曲中跳动的快乐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