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19-04-25 10:18 | 发布人: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2500次
增进交流共识 促进民心相通
首届“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论坛在浙师大举行
“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成立
适逢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之际,4月23日下午,首届“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论坛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正司级巡视员刘宝利,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靳光瑾,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出席论坛。仪式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院长王辉主持。
首届“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论坛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成立
刘宝利对首届“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青年论坛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在我国“共商”“共享”“共建”发展原则引领下,中国政府在双边、多边合作中释放善意,“一带一路”政策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在教科文卫体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为世界青年交流共进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希望青年们能通过交流收获友谊、增长知识,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促进民心相通贡献智慧。
靳光瑾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将大力支持“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的建设,期待委员会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成为“一带一路”语言教育和人文交流的“瞭望者”“谋划者”“诊断者”和“推动者”。
钟依均指出,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教育和人文交流研究,对新时代制定和实施国家语言战略,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学校将通过“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的建设,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等重大举措,打造高端平台,引领学校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刘鸿武指出,语言是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工具,青年人的语言文化大融合将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他表示,委员会的成立将成为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的创新高地,非洲研究院将配合高地,推动中非青年语言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郭龙生宣读 “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函。
靳光瑾、钟依均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揭牌,宣告委员会正式成立。
靳光瑾、钟依均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揭牌
开幕式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与西班牙中西文化艺术学校就合作共建“汉语国际教育实习基地”举行签约仪式。
与会代表就“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主题做主旨发言与主题研讨。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周报》、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班牙中西文化艺术学校的学者代表、中外学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与会人员合影
据了解,作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二级机构,“一带一路”语言教育与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学会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委员会将在浙江师范大学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培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人脉资源,组建专业化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展“一带一路”语言教育和人文交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高峰论坛、专题学术研讨等相关学术活动。
(文:朱慧、王青、罗颖倩 摄影:池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