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讯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七十四期】通讯

发布: 2015-12-01 16:42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3716次

ZHONGGUO YUWEN XIANDAIHUA XUEHUI

   

TONGXUN

2013-06-30                 74               学会秘书处编

周有光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周有光文集》首发和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常州举行

525日,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中共常州市委、中央编译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中国剪报社、民盟常州市委、常州市文广新局联合承办的“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周有光文集》首发、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周先生的家乡常州隆重举行。

出席活动开幕式的有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部长罗一民,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以及来自各地的著名学者、媒体代表及周有光先生的儿子周晓平、孙女周和庆等亲朋好友共100余人。

首 发式和开机仪式由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费高云主持。他说,名人是名城之光,是名城之魂,是名城之基。正是一代又一代周老这样的大家言传身教、身体力 行,才积淀了谦和坚毅、诚信守仁、厚德兼容、崇文重教的常州人文精神。罗一民用“因为有光,所以有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注解。他说,常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集群涌现,影响深远。仅周有光先生出生地青果巷,就先后走出了李伯元、史良、赵元任、瞿秋白、刘海栗等一大批名人大家,这种文化集聚现象全国罕见。此次活动是在难得的城中为难得的人聚起难得的缘。

周有光先生也为本次研讨会专门发来致谢视频。视频中的周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回顾了儿时在常州的愉快生活,祝愿家乡越来越美。周老说,近来自己常说的话是“要从世界看国家”,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小事,都要扩大胸襟,开阔视野。周老幽默睿智的话语多次启发感染了现场嘉宾。

罗一民、俞可平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央编译出版社叶芳介绍了《文集》的编辑过程。

学术研讨会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薛晓源主持。应邀出席研讨会的资中筠、吴青、张森根、周晓平、陈光磊、范可育、费锦昌、熊怀苑、袁钟瑞、周和庆等先后在会上发言。会上,中央编译出版社向周先生的母校常州中学、常州市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周有光文集》100套。在会上启动拍摄的电视片《周有光》预计共6集,150分钟,年内完成,届时将在中央、省、市媒体播出,庆贺周有光先生109岁寿辰。

《周有光文集》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  

   (按音序排列)陈光磊 陈章太 费锦昌 冯志伟 李乐毅 罗一民 马庆株 苏培成   姚喜双 袁钟瑞 张森根 张世平

编辑顾问   孙晓林

编辑小组 薛晓源(组长) 叶 芳(副组长)王忠波 侯天保  


《周有光文集》总卷目


 ——浅谈周有光先生的学术成就(苏培成)【见本《通讯》第73期】;第一卷《汉字改革概论》;第二卷《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字母的故事》《拼音字母基础知识》《电报拼音化》《〈汉语拼音方案〉基础知识》;第三卷《汉字声旁读音便查》《语文风云》;第四卷《世界文字发展史》;第五卷《新语文的建设》《新时代的新语文》;第六卷《中国语文纵横谈》《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第七卷《比较文字学初探》;第八卷《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周有光耄耋文存》;第九卷《语文闲谈》(初编);第十卷《语文闲谈》(续编);第十一卷《语文闲谈》(三编);第十二卷《文化畅想曲》《文化学丛谈》;第十三卷《百岁新稿》《见闻随笔》;第十四卷《汉语拼音文化津梁》;第十五卷;《朝闻道集》;后 ——108岁的智慧老人周有光和他的精神世界(张森根)


《周有光文集》出版说明


周 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化史专家,精通英语、法语、日语等多种语言,也是迄今仍在从事学术工作的最高寿学者。寿过期颐之后,周有光先生仍然 保有强烈的探索人类发展基本规律和当代科学技术新知识的浓厚兴趣,笔耕不辍,成果迭出,其学术声望超越国界,对当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有光文集》凡15卷,500余万字,收录了迄今已公开发表的学术专著、随笔杂文等作品。第一至第八卷主要是语言学、文字学、文字改革研究以及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相关的专著和论文集;第九至第十五卷包含周有光先生最近20年 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著作,其研究方向侧重于文化史及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其中有些作品为散文、随笔和杂文。各卷前均有“本卷编辑说明”,提示各卷与原 作品之关联和具体变动情况,以交代每一卷作品的版本来源、版本流传、编排情况、大致写作时间及与其他卷次的参见关系等。全书以作者已出版的30余部专著或文集(个别为旧作重编的文集除外)为主体,按文类、主题、写作或出版时间顺序递次编排。如文集之间所收篇目有重复,则视具体编排或出版时间先后完整收录一处,其余重复篇目加编者注或存目,置于本卷最后,读者可对应了解或找到这些篇目的所在卷次或页码。

全书尽量保持作者发表或出版时的写作习惯和风格,一些用语、标点和译名等不根据现有标准强行统一,除有明显排版错讹外,一般不做更动。

《周有光文集》各卷中包含的大量统计数据及资料,与作者写作年代当时的事实有关,读者阅读时刻留意作者具体写作年代。

《周有光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作者的授权,作者为文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作品目录和亲自修订的文稿,对文集的选目、编撰、取舍等给予了详细、清晰的指导意见。根据他的意见,文集不收入作者早期关于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论述以及书信等文字。

遵循专家意见,编辑小组在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等卷次后编制了索引,索引主要涉及人名、地名、专业术语、重要主题词等。

在 编辑《周有光文集》过程中,除得到周有光先生的直接指导外,其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还经常求教于苏培成先生、张森根先生等学者,同时在编辑工作中得到了 业界资深编辑吴彬、孙晓林等人的具体指点和教导。尤其是周有光先生家属提供了所有文集编辑工作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和原版样书,对文集的出版给予了尽可能多 的便利。此外,中共中央编译局领导、常州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及相关领导均在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周有光文 集》出版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鉴于编辑的知识局限以及编辑工作进行的时间较短,《周有光文集》中许多编辑问题可能未及发现和纠正,恳请作者本人和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4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