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作品
您的位置: 首页 › 会员之家 › 会员作品 一本入门的书
一本入门的书

发布: 2015-12-03 10:03 | 作者: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来源: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 查看: 0次

一本入门的书

——简介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

张育泉

2007年3月,语文出版社“百种语文小丛书”出版了新书《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与展望》,作者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之一、前任会长苏培成教授。苏老师以简练的文字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此书是了解、研究语文现代化问题不可不读的一本入门的书,此书的论述多有新意。

一,提出“语文现代化是中国语文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在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核心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有人认为语文现代化的提法不科学。本书回应:中国语文现代化是为国家实现现代化服务的,因此没有不科学的问题。语文现代化主要是指语言文字应用的现代化。例如,一个人由过去只会讲方言到现在学会说汉语的共同语——普通话,这一变化就是现代化,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文现代化比“文字改革”的提法好,“更明确,更合乎实际”,“这个名称突出了语文改革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联系。”“能够涵盖一百多年来语文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也便于和国际语文改革接轨。”

语文现代化比“语言计划(Languageplanning)”的提法“明确、易懂”,后者只在学术圈子里有影响。

二,提出了语文现代化八个方面的任务。1普及普通话,2发展现代白话文,3推行现代汉字的“四定”,4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5扩展对外汉语教学,6提高英语水平,7促进语文技术的现代化,8民族语文的现代化。其中多数已经是人们的共识;5,6,8项是第一次作为国家语文现代化的任务提出来的,这是必要的,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对违背语文现代化方向的行为提出批评。主要有下列几项。

1,生造硬仿的文言在书面语里多了起来。如报刊上出现的“始基之功”“启导”等,本书倡导“我们的眼睛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2,高考个别考生写文言作文得高分,经过媒体炒作,文言文陡然走红。本书明确表态:“我们不赞成中学生写文言作文,因为它违背了汉语书面语发展的方向。给中学生带来语文生活分裂、劳而无功等负面影响。

3,借教育改革、减轻学习负担之机,有的人竭力消弱汉语拼音教学,减少教学时数,降低教学要求,反对直呼音节,只要求拼读,不要求拼写。这是把必要的教学内容减下去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严重后果。

4,有人反对拼音的分词连写,认为实行分词连写就把汉语拼音当成了拼音文字。而用汉语拼音拼写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的,汉语的基本单位是词,不是字,不分词连写,就掩盖了汉语里词的界限。

5,英语学习升温、汉语学习降温,本书指出“这是语文生活里存在的严重问题”。书中举出两个汉语水平差遭受冷遇的例子,并说:“这个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吃大亏。”

四,对中国语文现代化充满信心。本书共有四节:第一节什么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二节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回顾;第三节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展望;第四节重要的是 转变观念。笔者认为第四节最重要的话是:“中国语文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发展前进方向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是符合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两大潮流 的。倒退没有希望。”举例说,简化字因为好学好用,大多数人在用,不会被繁体字取代;汉语拼音是信息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文化工具,不会被反对掉。